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中心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科研育人成果】绽放“语言·医学”交叉创新思维之花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0/24 点击量:

2019年12月4日晚,在同济创业谷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在创业谷梦想舞台成功举办“语言·医学”跨学科创新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了语言、医学、社科、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的六名青年学者一同分享思想洞见,聚焦创新发展,关注学科交叉,交流探讨互进。校学生处王小莉副处长、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张绣宇出席此次活动。

嘉宾致辞

王小莉副处长在欢迎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是同济大学践行“三全育人”中科研育人工作的一次重要尝试,希望同学们在今晚论坛过后,继续书写同济学子的科研热情和济世情怀,保有前瞻,胸怀使命,以跨学科思维释放创造力与想象力,完善自我、回馈社会。

论坛回顾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立鹤副教授以“老龄语言学的前世今生”为题,系统介绍了老龄语言学的产生背景、学科概况、发展前景,并介绍了中心为服务老龄事业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公益服务。中心的“拾忆”公益服务团队负责人刘卓娅从知识普及、认知康复、诊断筛查、调查研究四个方面生动细致地展示了中心将科研成果落地实践的风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刘颉博士系统地阐释了什么是失语症、针对失语症的有效评估方法和康复治疗手段;科大讯飞AI研究院脑科学研究主管丁悦博士生动别致地讲解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医疗技术的发展;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王晓虹博士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探析医患关系报道中内在倾向的变化;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博士生郭恩华采用科学方法分析中美儿童在牙科就医的对话,更深入地解释了语言学在医患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上海蕊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创业谷孵化项目发起人竺映波博士用生动鲜活的视频与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心理健康领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感悟。

本次“语言·医学”跨学科创新论坛是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探索学科交叉、落实科研育人的一次突破。目前,中心成员围绕核心任务,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项目,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反响。


上一条:【人才培养】中心研究生杨晶晶毕业论文获评“同济大学2021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下一条:【教学成果】《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课程:当语言遇见老龄化,会有怎样的思想火花?

Copyright © 2014-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64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