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诸多国家都已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探究老龄化与语言衰老之间的关系、发展老年语言学,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这是我国在世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也是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的重要科学议题。
《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
黄立鹤 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30.00元
ISBN: 978-7-5446-7326-6
“读者如果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蛛丝马迹’可能反映了他们的身脑心状态。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不少老年人明明知道想要表达的意思,却话到嘴边说不出。……37.73%的老年人在最初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时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有所下降,说明语言能力的变化是老年人及其亲属判断认知能力的重要外显标志。”
《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全面阐释了老年人在个体身心衰老及老龄社会背景下的语言交际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介绍了老年语言学的基本议题、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与老龄社会治理的关系,系统构建了老年语言学知识体系,同时对发展中国特色老年语言学提出了学科规划。本书基于国外的前沿研究,结合笔者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采用了较为宽广的跨学科视野,是具有一定领域创新意义和学科发展助推作用的引论式著作,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书对拓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语言学知识、探究脑认知老化、服务老龄社会等均有参考价值,适合从事老龄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师生阅读。
“黄立鹤教授《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一书从学术理论上概述了中外近年来对相关议题的探讨,并辅以临床上的实践应用,用系统化的方法,为我国的老年语言学发展指引规划了一条清晰的路线。
我为黄教授这本《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的出版感到由衷高兴,该书为我国老年语言学研究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详细、具体和明确的方向。年老虽是人生必经之路,但我们依然可以乐天知命、泰然自若地一同迎接乐龄的新时代!”
----王士元
香港理工大学语言与认知科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研院”院士
“老年语言学的兴起,与语言学学科的自身完善、脑认知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临床诊断与康复的实际需要以及老龄化的社会背景等诸多原因密切相关。老年语言学中的“学”指的是展开研究的领域或范围。借用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概念,老年语言学涉及多个研究范式,也有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但都围绕描写、解释老年人语言问题或进行相应研发等内容展开。建立“老年语言学”这一独立的研究领域,是老年人语言现象及其机制等相关知识体系精致化、系统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基数巨大、老龄化趋势严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包括痴呆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比例与总数均在世界前列。因此,建立独立的老年语言学研究领域,将其发展为成熟的语言学分支,具有我们自己的资源优势及现实需求。”
----后记
黄立鹤,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德国洪堡学者,现任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副主任、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多模态、语用学、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