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外语学科与医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2022年9月24日,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研究中心及医学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会(筹)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医学语言与翻译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健康医学与语言文学的交叉融合视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师生热情参与。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教授致欢迎辞。她从同济大学的前身“同济德文医学堂”谈起,讲述了同济百年外语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奋斗历程,并介绍了学院的学科方向、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及人才梯队等情况。她强调,学院大力支持外语与医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这是回应国家战略、重视社会关切的体现。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立鹤副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共邀请了七位知名专家、四位卓越青年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学者们围绕临床语言学、特殊人群语言能力研究、文学疾病书写、中华医学文化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等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展示了医学语言与翻译研究的前沿成果,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清华院长、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研究中心主任杨小虎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文教授分别主持了专家主旨报告。
同济大学吴贇教授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提出国家翻译可拓展“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理念,我国应当重视如何讲好中国医学故事,解决“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问题。报告聚焦中国故事的创新型对外翻译传播路径,旨在为增强中国医学故事的传播效力提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讨论了中国汉语失语症量表中的翻译问题,指出我国使用的汉语失语症量表在汉译过程因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部分测试题目的内容、形式或评分标准不合适、不合理,影响了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并对量表改进提出了系统性建议。
山东大学马文教授通过对汉语失语症患者实际交际语料的会话分析,从话轮构建、序列组织等特征入手,揭示了汉语失语症患者交际的特殊性,进而指明失语症患者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对于临床干预的启示意义。
南方医科大学张慧丽教授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语音的描写,讨论了不同发音器官模型的有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为汉语临床语音学的建设以及语音干预和治疗实际操作的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中南大学苏怡教授研究了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对三种核心语法结构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词汇能力与语法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其对核心语法的理解只需要最低限度的词汇量。
南京大学孙红卫副教授从爱尔兰诗歌的疾病书写着眼,对于其中“病夫想象”与“主权女神”进行剖析阐释,在当代充满身体凌虐与创伤的爱尔兰文学中,牺牲的身体逐渐演变为病变的身体,推动了这一修辞的逆转,恢复了身体的在场感与有限性。
同济大学黄立鹤副教授阐释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运用到健康话语研究的多个维度,强调我国应该构建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健康话语语料库,介绍了基于老年人话语多模态语料库的相关研究。
本次会议设置青年学者论坛,邀请了四位青年学者代表就医学与语言的相关议题展开研讨。同济大学王婷副教授对比了汉语自闭症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在不同语音复杂度条件下的声调音高感知情况。研究结果支持弱中央统合理论假说,为理清自闭症感知觉异常的理论解释分歧进一步提供了实证证据;上海交通大学林苡助理教授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在通过三种不同模态(即脸部、语调和语义)感知情绪的差异,研究对于健康及特殊人群的情绪语音感知和多模态情绪整合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山东大学张昊副研究员考察“多人言语声”语音训练对促进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声调能力发展的作用,并探讨训练效应的语言学和心理学机制;同济大学董菁副教授基于对话句法理论从形式、功能和交际方面探析汉语医患互动中的回声话语及共鸣现象。研究发现了六种共鸣类型,表明回声话语作为动态浮现的话语行为利于促进会话参与者知识梯度的平衡匹配。
在专题小组研讨环节,与会者分别围绕“语言特征与健康状态”“疾病书写与医学叙事”“医学翻译与中医文化”等专题展开学术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悉,近年来,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围绕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开展跨学科研究,体现了新时代外语学科进行学科融合的努力,已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同济大学的“双一流”建设贡献了力量。